富春山居图(无用师卷)

Author

黄公望;Huang Gongwang

Type

Type

类型:绘画 集丛号:件: 开: 幅: 单件 装裱形式:卷 数量:一卷
  • 20211012

Description

位置 尺寸
拖尾 32.5x324.8
本幅 33x636.9
位置 质地
本幅
拖尾
类型 印记
鉴藏宝玺 三希堂精鉴玺
鉴藏宝玺 嘉庆鉴赏
收传印记 北士之印
收传印记 柟公
鉴藏宝玺 嘉庆御览之宝
收传印记 周炳文印
收传印记 季寓庸印
收传印记 吴正志印
收传印记 正志(半印)
收传印记 王鸿绪印
收传印记 吴之矩(重七。半印三)
收传印记 安绍芳印
收传印记 季(重一)
题跋类别 黄氏子久、一峰道人
题跋类别 臣梁诗正、补拙莫如勤
题跋类别 启南
题跋类别 文寿承氏
题跋类别 臣金士松、敬书
题跋类别 董玄宰、太史氏
收传印记 懋卿父
收传印记 俨斋秘玩(重三)
收传印记 扬州季因是收藏印(重一)
收传印记 云间王鸿绪鉴定印
收传印记 因是氏
鉴藏宝玺 宝笈三编
鉴藏宝玺 乾隆御览之宝
鉴藏宝玺 宣统御览之宝
鉴藏宝玺 宜子孙
收传印记 子孙永保
收传印记 扬州季南宫珍藏印
收传印记 云间王俨斋收藏记
鉴藏宝玺 石渠宝笈
收传印记 江长庚(重三)
收传印记 俨斋
技法 描述
写意
皴法
苔点
皴法 披麻皴
人物衣纹描法(减笔)
主要主题 次要主题 描述
人物
人物 高士(士人、隐士) 高士
山水 山径
建筑
建筑
山水 江河、湖海 江河
翎毛
山水
树木
树木
建筑 房舍
翎毛 鸭.凫
人物 渔夫、船夫
人物 百姓
建筑 水榭
树木 寒林.枯树 枯树
类别 描述
收藏著录 石渠宝笈三编(乾清宫),第二册,页518
收藏著录 故宫书画录(卷四),第二册,页133-138
收藏著录 故宫书画图录,第十七册,页289-296
内容简介(中文) 黄公望(西元一二六九-一三五四年),富阳人。字子久,号一峰,又号大痴道人,晚号井西道人。山水以董源为宗,为元四大家之冠。 此卷为僧无用所作,于至正七年(一三四七)起草,其年正八十岁。得暇即画数笔,其中因曾外出旅行,至至正十年(一三五0),尚未完成。本卷笔端变化鼓舞,圣而神矣。
内容简介(英文) Huang Kung-wang, a native of Kiangsu province, was a Taoist who, like his interest in calligraphy and music, practiced painting on the side. He specialized in landscapes and his works are based on the style of Tung Yuan, the famous 10th-century artist of rolling southern landscapes. Along with Wu Chen, Ni Tsan, and Wang Meng, Huang is considered one of the Four Great Masters of the Yuan dynasty. As the eldest, he is revered for his highly personal, calligraphic approach to painting. Depicted here is an idealized panorama of the Fu-ch'un mountains, west of Hangchow, to which Huang returned in his later years. The composition was first laid out in light ink and then finished with applications of dark and dry brushwork. Finally, brush dots were distributed across the work as abstracted accents for detail. Buildings, tree limbs and foliage were reduced to the simplest of forms. The brushwork also evokes Tung Yuan's "hemp-fiber" texture strokes, which is especially suited to the rolling landscapes of the south. Thus, this work represents the ideal of scholar art. This depiction of the Fu-ch'un mountains was painted for a fellow Taoist named Master Wu-yung and represents Huang Kung-wang's greatest surviving work. In his inscription, he writes that he created the design in a single outburst of inspiration. He then worked on the picture on and off when the mood struck him from about 1347 to 1350.
内容简介(中文) 蒙元时道教颇盛,读书人常受庇护。黄公望在仕途发展希望破灭,结束牢狱之灾后便入全真教为道士,在江南地区传道,与曹知白、倪瓒都有交情。他也教人绘画,其《写山水诀》可能即为讲义。他的山水画深受赵孟頫影响,但加上他对山水内在生气的独到领悟。本卷即为其中的巅峰之作,费时四年而成,其间修改痕迹仍存,更添其变化生发之趣。画为郑无用作,他也是道士,此可视为两人论道的媒介。
内容简介(英文) The Yüan dynasty was a time when Taoism flourished and gave shelter to many scholars. Huang Kung-wang, having spent time in prison and with his hopes of an official career dashed, became a Taoist of the Full Truth Sect. He taught the Tao in the south-central Kiangnan region and became friends with such scholar-artists as Ts'ao Chih-po and Ni Tsan. He also taught painting, and "Secrets of Landscape Painting" may reflect his teachings. His landscape painting was influenced by Chao Meng-fu and his own enlightenment of the land. This scroll's depiction of fishermen as seen in his travels represents the culmination of his artistic career. Taking 4 years and finished in 1350, traces of his retouching are still seen, adding a dimension of time and thought. Done for Cheng Wu-yung, also a Taoist, it serves as a medium between the two.
网页展示说明 〈富春山居图〉(无用师卷)由六纸接成,长逾六公尺,第一纸前有残补痕迹。明末曾经火厄,裁裂前段部份现由浙江省博物馆。黄公望在至正七年(1347)偕道友郑无用回到富春,历三、四年作成此卷。画卷笔墨堆叠层出,山石钩勒皴染变化多样。全卷山体从浑圆迫近、层叠后偃,平缓坡岸乃至耸峙山峰,具丰富的山水型态。此画卷不仅是富春的隐居景致,更是黄公望探索自然造化后的理想山水形象。(20110609)
网页展示说明 ''The Master Wuyong Scroll'' version of ''Dwelling in the Fuchun Mountains'' is composed of six joined pieces of paper and measures more than six meters in length. The first section of paper has traces of damage where repairs were done. Suffering from fire in 1650, the first part of the scroll was cut off (and now is in the Zhejiang Provincial Museum collection). Together with his Taoist friend Zheng Wuyong, Huang Gongwang in 1347 returned to Fuchun, starting this handscroll and completing it three to four years later. The painting features layers of brush and ink, the landscape forms outlined and washed with great variation. The mountain shapes throughout the scroll range from rounded ones up close in layers stacked to the back to gently rolling slopes and banks, and even lofty peaks, revealing a rich variety to the landscape pattern. This handscroll painting not only represents scenery of reclusion in Fuchun, it even more so reflects Huang Gongwang's idealized image of the landscape transformed through his exploration of nature.(20110609)
网页展示说明 6枚の纸を繋げた「富春山居図」(无用师巻)は长さ6mを超え、1枚目の前に修复の痕が残っている。明代末期に焼失の危机を免れてから裁断され、前半部分は浙江省博物馆に収蔵されている。至正7年(1347)、黄公望は信仰を同じくする友人郑无用とともに富春に帰り、3?4年の歳月を费やしてこの作品を完成させた。本作には层を成して重なり连なる山々が描かれており、钩勒皴染の変化に富んでいる。作品全体の山々を见ると、丸みのある山が间近に迫り、重なる山々が后方に延びている。岸辺のなだらかな斜面から耸え立つ峰に至るまで、様々な山水の风景が描かれている。隠居暮らしを送った富春の风景のみならず、黄公望が求めた大自然の育んだ风景に続く理想の山水のイメージが描き出されている。(20110609)
参考书目 1.许郭璜,〈元黄公望富春山居图〉,收入王耀庭、许郭璜、陈阶晋编,《故宫书画菁华特辑》(台北:故宫博物院,1987年初版,2001年再版),页182-185。 2.江兆申,〈沈周题富春山居图 卷〉,收入故宫博物院编,《吴派画九十年展》(台北:故宫博物院,1975年初版,1976年再版,1981年三版),页298。 3.蒋复璁,〈黄公望富春山居图(无用)卷〉,收入故宫博物院编,《元四大家》(台北:故宫博物院,1975年初版,1976年二版,1984年三版),页37-38。 4.许郭璜,〈黄公望富春山居图〉,收入石守谦、葛婉章主编,《大汗的世纪:蒙元时代的多元文化与艺术》(台北:故宫博物院,2001年初版),页302-303。 5.童文娥,〈富春山居图〉,收入林柏亭主编,《国宝菁华 — 书画?图书文献篇》(台北:故宫博物院,2006年12月),页206。 6.〈元黄公望富春山居图〉,收入故宫博物院编辑委员会编,《山水画墨法特展图录》(台北:故宫博物院,1987年七月初版),页62。 7.本刊资料室,〈乾隆与真假富春山居图〉,《故宫文物月刊》,第10期(1984年1月),页115 。 8.容天圻,〈富春山居〉,《故宫文物月刊》,第16期(1984年7月),页102-107。 9.陈万鼐,〈黄公望与富春山居卷的故事〉,《故宫文物月刊》,第38期(1986年5月),页31-38。 10.魏美月译,〈富有传统色彩的山水画 — 富春山居图卷〉,《故宫文物月刊》,第38期(1986年5月),页39-41。 11.许郭璜,〈元黄公望富春山居图〉,《故宫文物月刊》,第100期(1991年7月),页86-87。 12.王伯敏,〈富春江上画中行 — 富春山居图侧记〉,《故宫文物月刊》,第109期(1992年4月),页114-129。 13.费泳,〈论「富春山居图」沈周题跋之真伪〉,《故宫文物月刊》,第207期(2000年6月),页62-67。 14.丁义元,〈「剩山图」质疑 — 兼论「富春山居图卷」〉,《故宫文物月刊》,第216期(2001年3月),页76-95。 15.许郭璜,〈行走于蒙元的艺廊里 — 「大汗的世纪」特展  元黄公望富春山居图〉,《故宫文物月刊》,第226期(2002年1月),页45-46。 16.查永玲,〈「〈剩山图〉质疑」之辩疑〉,《故宫文物月刊》,第255期(2004年6月),页82-95。
参考书目 17.张光宾,〈黄公望富春山居图外的问题〉,《故宫季刊》,第九卷第四期(1975年夏),页57-67。 18.张光宾,〈黄公望是否住过富阳问题〉,《故宫季刊》,第十二卷第四期(1978年夏),页49-58。 19.李霖灿,〈故宫博物院的名画宝藏(下)〉,《故宫季刊》,第十四卷第一期(1979年秋),页77-92。 20.唐心怡,〈由王翚的《富春山居图》摹本来看《子明》和《无用师》两长卷的问题〉,《议艺份子》,第8期(2006年5月),页79-97。 21.苏玲怡,〈我们S4的南方忧郁 不要政治,只爱江湖—元末文人画四大家〉,《典藏古美术》,第216期(2010年9月),页150-153。 22.陈韵如,〈元黄公望富春山居图(无用师卷)〉,收入何传馨主编,《山水合璧:黄公望与富春山居图特展》(台北:故宫博物院,2011年五月初版一刷),页302-304。 23.王小红,〈气清而质实 骨苍而神腴—黄公望〈富春山居图 剩山图〉赏析〉,《故宫文物月刊》,第339期(2011年6月),页18-24。 24.楼秋华,〈〈富春山居图〉名考〉,《故宫文物月刊》,第339期(2011年6月),页26-39。
参考书目 25.徐复观,〈中国画史上最大的疑案—两卷黄公望的富春山图问题〉,《明报月刊》,第107期(1974年11月),页14-24。 26.饶宗颐,〈富春山图卷释疑〉,《明报月刊》,第109期(1975年1月),页14-20。 27.吴湖帆,〈元黄大痴富春山图卷烬余本〉,《明报月刊》,第109期(1975年1月),页94-96。 28.饶宗颐,〈再谈富春山图卷〉,《明报月刊》,第110期(1975年2月),页17-23。 29.徐复观,〈中国画史上最大的疑案补论—并答饶宗颐先生〉,《明报月刊》,第110期(1975年2月),页24-31。 30.傅申,〈两卷富春山居图的真伪—徐复观教授「大疑案」一文的商榷〉,《明报月刊》,第111期(1975年3月),页35-46。 31.翁同文,〈踵论黄公望名下山居图二卷问题〉,《明报月刊》,第112期(1975年4月),页2-11。
参考书目 李玉珉、何炎泉、邱士华,〈元黄公望富春山居图 卷〉,收入《妙合神离-董其昌书画特展》(台北:故宫博物院,2016.01),页24-29、375。
参考书目 故宫博物院编辑委员会,〈元黄公望富春山居图 卷〉,收入《故宫书画菁华特辑》(台北:故宫博物院,1996.10),页182-185。
类型 作者 位置 款识 书体 描述
题跋 梁诗正 本幅 乾隆御识。臣梁诗正奉勅敬书。 行楷书
世传富春山居图
为黄子久画卷之冠
昨年得其所为山居图者
有董香光鉴跋
时方谓富春图别为一卷
屡题寄意
后于沈德潜文中
知其流落人间
庶几一遇为快
丙寅冬
或以书画求售
多名贤真迹
则此卷在焉
上有沈文王邹董五跋
德潜所见者是也
因以二卷竝观
始悟旧藏
即富春山居真迹
其题签偶遗富春二字
向之疑为两图者
实悮
甚矣
鉴别之难也
至董跋两卷一字不易
而此卷笔力???弱
其伪赝鼎无疑
惟画格秀润可喜
亦如双钩下真迹一等
不妨并存
因并所售
以二千金留之
俟续入石渠宝笈
因为辨说
识诸旧卷
而记其顚末于此
俾知予市骏雅怀
不同于侈收藏之富者
适成为叶公之好耳
乾隆御识
臣梁诗正奉勅敬书
作者款识 黄公望 本幅 至正七年。仆归富春山居。无用师偕往。暇日于南楼。援笔写成此卷。兴之所至。不觉亹亹。布置如许。逐旋填剳。阅三四载。未得完备。盖因留在山中。而云游在外故尔。今特取回行李中。早晚得暇。当为著笔。无用过虑。有巧取豪敚者。俾先识卷末。庶使知其成就之难也。十年(西元一三五0年)。青龙在庚寅。歜节前一日。大痴学人书于云间夏氏知止堂。 行书
题跋 董其昌 隔水一 丙申十月七日。书于龙华浦中。董其昌。 行书
大痴画卷
予所见若檇李项氏家藏砂碛图
长不及三尺
娄江王氏江山万里图
可盈丈
笔意颓然
不似真迹
唯此卷规摹董巨
天真烂熳
复极精能
展之得三丈许
应接不暇
是子久生平最得意笔
忆在长安
每朝参之隙
征逐周台幕
请此卷一观
如诣宝所
虚往实归
自谓一日清福
心脾俱畅
顷奉使三湘
取道泾里
友人华中翰
为予和会
获购此图
藏之画禅室中
与摩诘雪江共相映发
吾师乎
吾师乎
一丘五岳
都具是矣
丙申十月七日
书于龙华浦中
董其昌
题跋 周天球 拖尾 百谷阅后四十二日。周天球在天籁堂。得并观二卷者弥日。 行书
百谷阅后四十二日
周天球在天籁堂
得并观二卷者弥日
题跋 邹之麟 拖尾 野老邹之麟识 行书
余生平喜画
师子久
每对知者论子久画
书中之右军也
圣矣
至若富春山图
笔端变化鼓舞
又右军之兰亭也
圣而神矣
海内赏鉴家
愿望一见不可得
余辱问卿知
凡再三见
窃幸之矣
问卿何缘
乃与之周旋数十载
置之枕藉
以卧以起
陈之座右
以食以饮
倦为之爽
闷为之欢
醉为之醒
家有云起楼
山有秋水庵
夫以据一邑之胜矣
溪山之外
别其溪山
图画之中
更添图画
且也名花绕屋
名酒盈樽
名书名画
名玉名铜
环而拱一富春图
尝闻天上有富贵神仙
岂胜是耶
又闻子久当年
元是仙人
故遗此迹与问卿游戏耶
国变时
问卿一无所问
独徒跣而携此卷
嗟乎
此不第情好寄之
直性命徇之矣
彼五岳有真形图
而富春亦有之
可异也
当年此图
画与僧无用追随
问卿护持此卷者
亦是一僧
可异也
庚寅画画
题画人来
又适庚寅
可异也
虽然
余欲加一转语焉
绘画小道耳
巧取豪敚
何必蚤计
载之记中也
东坡不云乎
冰上偶然留指爪
鸿飞那复记东西
问卿目空一世
胷绝纤尘
乃时移事迁
感慨系之
岂爱根犹未割耶
庞居士不云乎
但愿空诸所有
不欲实诸所无
嗟乎
余言亦太饶舌矣
野老邹之麟识
题跋 沈周 拖尾 弘治新元立夏立(应作日)。长洲后学沈周题。 行书
大痴黄翁
在胜国时
以山水驰声东南
其博学惜为画所掩
所至三教之人
杂然问难
翁论辩其间
风神竦逸
口如悬河
今观其画
亦可想其标致
墨法笔法
深得董巨之妙
此卷全在巨然风韵中来
后尚有一时名辈题跋
岁久脱去
独此画无恙
岂翁在仙之灵
而有所护持耶
旧在余所
既失之
今节推樊公重购而得
又岂翁择人而阴授之耶
节推莅吾苏
文章政事
著为名流
雅好翁笔
特因其人品可尚
不然
时岂无涂朱抹绿者
其水墨淡淡
安足致节推之重如此
初翁之画
亦未必期后世之识
后世自不无扬子云也
以画名家者
亦须看人品何如耳
人品高
则画亦高
古人论书法亦然
弘治新元立夏立(应作日)
长洲后学沈周题
题跋 金士松 拖尾 右沈德潜二跋。乾隆丙午仲冬月。臣金士松奉勅补书。 楷书
黄子久富春山居图
系纸本
长尺许
濶三丈余
写付无用和尚者
起至正七年
成至正十年
未成时
恐人巧取豪敚
先书无用本号
后缀成之
见子久自记语中
后有沈石田
文文水
王百谷
董思白
邹衣白五跋
其元人及明初人跋
归石田时
已经脱落矣
按子久于元四大家中为冠
而此卷又为生平神来之笔
比之右军兰亭不虚也
入国朝
归高江村詹事
詹事以六百金收之
后归王俨斋司农
亦如其直
司农没
仆人挟之来苏
逾月无售者
旋转之维扬矣
品地声势
极一时之盛
今不三四十年
如春花飘零
云烟解散
而山人笔墨
长留人世间
洵秾华难久
而淡寂者多味外味也
雍正戊申观于黄鹂坊某氏
时六月二日
戊申岁
于黄鹂坊某氏
阅黄子久富春山居图
时俨斋王司农家人持卷求售
索直千金
吴中无大力者
将之维扬
后亦不知所之矣
乙卯秋
予寓京师
程子莼江于安氏借得此卷
邀予往观
不啻重见故友也
画在明代
为白石翁物
后归樊节推
最后归吴明卿
入国朝归高江村
后归王俨斋
迄今在三韩安氏
予既幸前贤名迹
流传人代
若有鬼物呵护其间
又以文人学士
不能有之
而为之主者
惟侈宝玩之多
贾直之重
以为豪举
此卷亦未为得所也
后有如白石翁者
或更当归之
右沈德潜二跋
乾隆丙午仲冬月
臣金士松奉勅补书
题跋 文彭 拖尾 隆庆庚午四月。后学文彭记。 行书
右大痴长卷
昔在石田先生处
既失去
乃想像为之
遂还旧观
为吾苏节推樊公得之
是成化丁未岁也
至弘治改元
节推公复得此本
诚可谓之合璧矣
今又为吾思重所得
岂石田所谓择其人而授之者耶
思重来南京
出二卷相示
为题其后
隆庆庚午四月
后学文彭记
题跋 金士松 拖尾 臣梁国治。臣刘墉。臣曹文埴。臣彭元瑞。臣王杰。臣金士松。臣董诰。拜手稽首恭跋。臣金士松敬书。 楷书
此石渠宝笈次等黄公望富春山居图
乃安岐旧物
沈德潜所为两跋
自明沈周至本朝高士奇
王鸿绪
所珍藏叹赏者
及归天府
以校石渠旧藏富春山居图
始知公望真迹
久登秘笈
是卷特仿本之佳者耳
夫家有敝帚
享之千金
其境地相远
淆于流别者
更何足道
若沈周以下
皆数百年来所称赏鉴家
而此幅又致佳本
当其赞美题识
流传珍弆
固自以为人世希有壮观
而不知一邱一壑之胜
不足与语岱嵩溟渤之境
一吟一咏之美
不足与入礼乐文章之府也
至伏读御制题公望真迹记
因一事获三益
触类于出治用人
即古人一笔墨之妙
而观其通
见其大
盖无在非精义要道之发
以公望之灵思神笔
具仰睿赏之有真
而即此规仿精良者
亦登次等
道无弃材
义有差等
仍命书沈德潜两跋于是卷末
更征化裁含覆之广大也夫
臣梁国治
臣刘墉
臣曹文埴
臣彭元瑞
臣王杰
臣金士松
臣董诰
拜手稽首恭跋
臣金士松敬书
题跋 王禾犀登 拖尾 太原王禾犀登。 行书
隆庆辛未中秋后三日
敬观于梁溪谈氏澂怀阁
太原王禾?犀登